2025年8月7-17日,成都第十二届世界运动会期间,29名志愿者奔赴开幕式、世运村、荷花池商圈等核心岗位,以专业服务架起文化沟通桥梁,用青春热忱点亮国际舞台。他们经多轮系统培训与赛前密集演练,通过通识素养、跨文化沟通等课程强化双语与礼仪技能,借开幕式彩排、世运村模拟将理论转化为实战,完成从青涩学子到专业志愿者的蜕变。其中,李卓睿亮相央视新闻,胡可昕、韦宇昕获四川广播电视台专题报道,展现“利兹名片”的青春风采。
就让我们走近这些服务一线的志愿者,聆听他们在这场国际盛会中的暖心感悟与成长故事。
李卓睿 2022级土木工程专业 服务类志愿者

从校园服务到世运盛会,通过系统培训的学习与实践,我不仅对专业服务技能有了更深的体会,也更真切地理解了志愿精神的内涵。有幸以开幕式观众类志愿者的身份参与成都世运会,我努力以饱满的热情和专注的态度,与所有志愿者伙伴并肩协作,为这场国际盛会增添一份青春的温度。
年晗宇 2023级土木工程专业 服务类志愿者

从晨曦到岗驻守入口,精准引导,保障嘉宾媒体有序入场;化作“移动地标”举牌迎运动员,带他们穿过欢呼通道。双岗无缝衔接,我用脚步丈量责任、用微笑串联世界,与万名“小青椒”让开幕式每一秒都成为蓉城暖忆。
陈玉淞 2024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服务类志愿者

作为观众类志愿者机动组成员,岗位不固定的挑战让我成了“全能战士”。从协助无障碍运动员通行,到引导旗手按指定路线行进,每一次任务完成后,看到大家安心的表情,都让我对志愿精神有了更真切的体会——尽己所能提供帮助,就是这份工作的意义所在。
朱浩宇 2022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语言类志愿者

作为语言类志愿者,每一次随行服务中的细致关怀,都让我收获国际友人的真诚赞许。在与不同文化背景伙伴的朝夕相处中,我们以善意浇灌友谊,更深刻体会到志愿精神如何让文化差异化作相知相融的契机。愿以青春为火种,点燃跨文化沟通的薪火——用真诚搭建理解的桥梁,让世界看见中国青年眼中闪耀的星辰大海。
杨子墨 2023级土木工程专业 语言类志愿者

作为沙滩手球随员志愿者,从队伍抵达、赛前训练到赛事角逐全程尽责,收获参赛队伍的真诚感谢与笑容。烈日下协调班车、穿梭处理事务、解决需求,方便运动员全心投入,让我懂了随员的意义。能为他们的赛场时光添份力,超有成就感!
冯宜晨 2024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服务类志愿者

从线上培训到活动彩排,我提升服务水平、熟悉任务内容。作为世运村文化活动类志愿者,我切身体会到了村中各种活动的精彩;最难忘的是在“汉语桥”活动中为各国运动员讲解,感受运动员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喜爱,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魅力。这一刻,文化不再是书本的符号,而是我们共同写就的、超越语言的星河。
胡可昕 2024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服务类志愿者

作为荷花池双语志愿者,我用英语为外国友人和游客指路答疑,以慢语速传递服务。这段珍贵志愿服务经历是课堂口语转化为街头对话的契机,更是世运会留给我的温暖日常记忆。
29名“小青椒”在11天的志愿服务中,以热情态度完成引导、翻译、协调等日常工作,用专业能力保障赛事相关环节顺畅运行。未来,伟德国际bevictor1946将持续发挥中外合作办学优势,深化志愿者培养机制,让更多青年学子在国际舞台上践行志愿精神,传递中国温度。